由香港互聯網協會主辦,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及ITVoice協辦的「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已順利於2009年5 月23日(星期六)於數碼港3座3樓會議廳舉行。
以下為各嘉賓講者分享之簡報,歡迎大家就媒體素養及通識等議題多多發表意見,謝謝!
陳智達博士(香港教育學院跨學科及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 議題探究、通識考評、媒體素養
丘曉東先生 (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
- 取用資訊:新聞媒體的通識應用
梁若璋老師 (聖公會諸聖中學)
- 理解信息:媒體中的真相與事實
陳慧盈小姐、陳家泰先生(佛教黃允畋中學校友)
- 表達意念:媒體創作與專題研習
嚴志峰老師(漢華中學通識教育科主任)
- 在通識課程中讓學生認識傳媒
李榮輝老師(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主席)
- 凝聚媒體教育的實踐示例
倪柏駒先生(香港教育城)
- Web 2.0與拓展教育專業社群
以上資料轉載自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 。
2009年5月26日
媒體素養論壇:通識、考評、媒體簡報分享
2009年5月18日
《未央歌》評論
鄺保威的獨立電影《未央歌》試圖探討漸漸失傳的廣東音樂「地水南音」,再配以一段現代愛情故事作的包裝,來個古今融合,我覺得是一個頗為新穎的題材。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也是一個挑戰性甚高的題材,很容易兩面不討好。 電影的文藝表現手法其實頗為納悶,電影的緩慢節奏不竟不是香港人所慣看和容易接受的類型。所以,本片以獨立電影的形式拍攝是較有發展空間的。影片採用了插敍的方式描述過去與現在,時空交錯,尚算處理得宜。 的而且確,「地水南音」就是電影的主軸音樂,基本上支配了電影的主調旋律,其他的配樂和音效反為不太明顯。可能電影其中最成功的地方便是推廣了唐小燕和「地水南音」,使大家也多留意了這種音樂和文化遺產。 而本片的燈光則較為昏暗,唯色彩與攝影則甚講究;室內的色彩隨着主角的心情而變化,有點象徵意味。 演員方面,可能是男女主角俱不是專業演員(王貽興及麻一葦),可是劇本內卻有多場的內心戲。顯然地,他們的演技仍較新嫩,演出未夠細膩。但在資源有限的小本經營下,演員們都是盡了最大努力吧! 整體而言,導演與劇組成員,花了很長久的時間,刪剪修改;在有限的資源下仍堅持獨特的燈光、色彩與攝影等符號美學,很值的欣賞。 文:李榮輝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