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7日

給香港傳媒把脈

傳媒之所以擁建構事實之特權,享受眾的信任;因為它不僅是一門生意,而是有社會責任的文化產業。傳媒工作者一直受人尊敬,因其一直擔演人民喉舌、為民請命的工作。但近來卻有感香港傳媒公信力日漸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很多香港傳媒已沒有以往那麼重視傳媒道德與社會責任。但我認為以下十五點,以較重至較輕顯示,仍是香港傳媒應該重視的新聞道德與社會責任。

1. 捏造事實, 違反新聞真實性是最嚴重的新聞道德腐敗現象
新聞報導必須是真實地反映事件的真相, 若果只為吸引讀者而捏造新聞,這是缺乏新聞道德的行為。最為人所熟悉及轟動一時的「陳健康事件」,《蘋果日報》記者向陳健康提供5,000港元召妓,拍下獨家照片,事件引起公眾嘩然。這種捏造出來的新聞有甚麼價值可言?

2. 收受利益或好處, 從而將新聞事實歪曲也違反新聞的道德操守
2003年9月15日,新華社發佈了令人震驚的消息:11名新聞記者在採訪山西繁峙礦難過程中,收受當地有關負責人及非法礦主賄送的現金和金元寶,上演一齣“有償不聞”的醜劇。因收受利益後而報道的新聞,其真確性已大大降低或已將事實歪曲。這樣沒有新聞價值的報導亦不值得讀者閱讀。

3. 不正當的新聞資料採集手法
傳媒報導時為了吸引讀者,若有拍不到或採訪不到新聞現場的真實資料, 就會利用預設或假設性的圖片來詳細講解,圖文並茂,栩栩如生,像連環圖故事一樣。這樣的新聞資料也沒有真實地反映事件的真相。例如燒炭自殺這方法很少人知道, 但自從第一單燒炭事件後, 被傳媒大肆報導後,說其自殺方法「安樂舒適」,更詳盡列明燒炭方法,自始之後,燒炭自殺一詞經常聽聞,實有鼓吹之嫌。這也是缺乏新聞道德的行為之一。

4. 侵犯私隱或權益
傳媒報導時為了吸引讀者,以跟蹤偷拍的手法來侵犯個人私隱。他們採用全天候跟蹤、監視等手法來報道名人行蹤或娛樂圈的花邊新聞,以跟蹤偷拍的手法為己任的「狗仔隊」,而且還打著知情權的旗幟,無所顧忌地侵犯他人私隱。而且他們的行為太過份,忽略被訪者感受,對被追訪的人及其家人造成身心的困擾。例如:藝人沈殿霞患病入院,被一名編輯的家傭潛入醫院偷拍,嚴重侵犯個人私隱。

5. 沒有作出公正,無私,詳盡或真實的報導
報導新聞時,只是偏頗一方,沒有詳實資料及平衡報導,也屬不當的。例如:報導藝人鍾欣桐事件,媒體事後論述「新聞自由」及應否立法規管媒體時,也應從多角度方向報導,以求真、公平、不偏不倚、客觀的態度處理新聞材料,不應偏向一方。演藝界、傳播界、法律界、教育界、市民等等的意見也應兼顧以作平衡報導,不能只採一方意見。

6. 不正確的報導
新聞標題及封面故事標題與內容不乎, 只想取嘩眾取竉的效果,目的只為增加銷量其實內容只是想像或估計,立論牽強,並沒有足夠的論証以報導事實。例如:藝人胡杏兒早前穿泳衣拍攝劇集『肥田囍事』時,某報刊指其走光,胡肯定自己身上泳衣不會移位,但相片卻慘遭打格仔再强加陰影,使讀者聯想她有走光。

7. 刊登及傳播色情,不雅物品
報章雜誌經常會用不雅的相片作招來,目的皆是吸引大眾,很多雜誌會以性感女星作封面,例如女星的半裸,其至全裸的照片作封面,雖然有打格仔,但仍是非常不雅。又如很多報章都設有風月版,這些版面,未成年的青少年是可以隨時買到或閱讀,這樣色情泛濫的新聞內容會降低大眾的質素,對青少年的成長也有一定性的不良影響。例如:報刊風月版繪形繪聲的詳細提供冶遊資料訊息,似有鼓吹不良風氣之嫌。

8. 暴力及其他犯罪的新聞報導內容
讀者們很多時候都會以報章的頭版的吸引度來購買,很多報章的頭版都會充斥暴力血腥或犯罪的新聞報導,這正正是將讀者的好奇心勾起,吸引大眾購買的行徑之一。例如:新聞報導,愈是殘暴、變態,就似乎愈受大眾的歡迎,將之加鹽加醬,炮製出不堪入目的版面。不夠變態的,編輯甚至可以“導演”一番,甚至利用天災人禍來煽情。傳媒應有本身的文字水準,但以煽情故事等等為題材,常對暴力、犯罪、色情淫穢、天災人禍作出連篇報導,有時更通過使用粗俗的詞句,刻意的描寫,大幅的照片,和聳人聽聞的標題來進行渲染,這都不是傳媒應有的專業操守。

9. 誇大、歪曲甚至煽情化的報導
過份煽情報導社會不幸的悲劇有時也是不義、不道德的。例如:有人墮樓或遇交通意外,難道非要大特寫到漿腦塗地不成?這樣的報導對事件的描述其實沒有多大幫助,卻可能引起讀者不安,對受害者家人更屬再一次的傷害。

10. 新聞商業化、娛樂化降低道德的理念
現在新聞業已變成商業化,大部分皆以盈利爲最大目標,商人們利用他們的金錢和其生意上的必勝之道來經營報刊,只要書刊報章的銷路佳,就不惜犧牲新聞道德,以誇大失實、嘩眾取寵的手法吸引大眾的注意,傳媒為銷量而忽視專業操守, 這行為不符合新聞道德的準備。傳媒報導時應該按「新聞價值」報導,而不應將商業利益放於第一位。例如:前陣子轟動一時的尖沙咀殺警案引起傳媒爭相報道,報章、雜誌及電子傳媒的記者都各出奇謀採訪事件真相,市民對此亦議論紛紛。有留意新聞角度、傳媒趨勢的讀者,也許都會留意到香港的新聞報道有娛樂化的傾向,傳媒爭相挖出徐步高的身世背景,連他的父母、妻子、女兒、朋友亦不放過,更從面相、筆跡等玄學角度嘗試探討其心理,亦有網站想出假若此案被拍成電影,該由誰來演徐步高的投票遊戲……,凡此種種,令這宗新聞變得如電視連續劇一般,充滿了娛樂性。

11. 違背人道主義精神
此外,當傳媒報導仇殺、意外等新聞時血腥畫面描述太詳盡,對死者及其親人不敬之餘亦惹人嘔心反感。而偷拍與狗仔隊行徑侵犯私隱,忽略被訪者感受,這亦為人所詬病。

12. 追求自身名利
接受某方的優待或錢物,從而被對方利用,從事與自己身份不相符合、不利於本職工作的社會活動或兼任他職,利用職權進行敲詐勒索。例如:大老闆在內地有龐大生意,一些敏感事件可能傷害內地官員與自已感情,而刻意淡化一些內地事件,這樣也屬不義。傳媒作爲社會公器,並不可能只爲集團利益服務,如果業者肯經常反省這個問題,傳媒公信力也不會下降。

13. 透露消息來源的隱秘身份
對於消息來源的保護,應加以重視。此方面,西方的媒體好像做得較佳。例如:箸名的「水門事件」,揭發事件的兩名記者,誓死也不透露誰秘密線人。直至最近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曾經的2號人物、前副局長馬克費爾特才自己承認他就是水門事件中的秘密線人,也就是所謂的“深喉”。

14 報導用字標奇立異,粗鄙庸俗,流於低級趣味的文字水準
雖然傳媒工作者並非教師,但傳媒也有應履行教育社會的責任。粗鄙庸俗,流於低級趣味的文字也會降低讀者的文字水準。

15. 負面標籤
主流報章在報導弱勢社群的新聞時,亦傾向在標題上標明其身份。雖然這做法符合新聞守則中的「真確」原則,但弱勢社群因客觀或主觀的原因,其新聞往往被報導成負面新聞。在標題中標明其身份,會造成標籤。例如:富裕人士是「成功」、「樂善好施」等,但相反弱勢社群多數被冠以負面標籤,例如「失敗」、「懶惰」、「貪婪」等。又例如「長者」會被稱為「老翁」、「年長的性工作者」又會被稱為「老鴇」等。

2007年8月24日

因材施教 VS 集體管理的教育制度

浸會大學昨日宣佈破格取錄9歲神童沈詩鈞入讀數學系,成為香港歷來最年輕大學生。詩鈞可望於5年後,即14歲,就可取得數學學士和數學哲學碩士「雙學位」。

蘋果日報以音頻電話成功訪問222名成年市民,有52.3%不認同沈詩鈞以9歲之齡升大學,贊成的只有27.9%。若我有接受電話訪問,我會在那22.9%之中。

許多人擔心他的人際關係上不能與其他大學同學相處,以為他只有數理科卓越是不足以入大學。覺得他應回到中學,甚至小學,但我反而覺得他未必會感到樂趣。縱使他的心智可能只有9歲,他的數學天份及成就是肯定的。可惜現在的教育制度因為要遷就集體管理的方便,未能照顧資優生。但要他讀回中小學數學,可能更是一種折磨。因材施教就是給予他大學數學,中小學中文及讓他和9歲同齡朋友玩耍。

浸大為他度身訂做神童課程,安排他先修讀數學課程,年長一點才修讀人文學科,更特別安排一名學術導師和四人教授顧問團,貼身照顧神童成長。數學系副教授唐創時說,詩鈞將一如其他碩士生,提交碩士論文後需接受學者團的質詢。本科生課程需修讀96個學分,研究碩士則讀9個學分和提交論文。

浸大肯為特別的他提供特別的彈性及額外的資源,這也是愛才的表現。當然往後的跟進是最重要的。記得愛恩斯坦的故事嗎?他是物理學的天才,卻沒有一次能成功煎好一隻蛋!可是世界卻為他而改變。沈父表示,詩鈞為應付大學面試,每日均埋首在家中計數達十多小時,但兒子專注力強,「只要見到數學佢就開心,從來都冇壓力,我哋都冇迫過佢!」我聽說,最佳訓練數學思維的年齡是十二、三歲,甚至再年幼一點,我覺得只要不是催谷,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2007年8月16日

賞識你的孩子

劉曉彤屬嚴重聽障生,卻又勇於挑戰難度,會考的中、英文科口試,分別取得5*及3級的優異成績,整體會考成績達25分,令不少健全學生汗顏。我想她的成就,其母功不可沒。自2歲起,其母就不辭勞苦定期帶她接受聽說訓練,又自行教導她讀字音。她憶述小時候,有次因拒絕媽媽教她讀字,「媽媽一怒之下打我,更邊打邊哭」,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這令她十分內疚,亦明白媽媽教導她的辛勞。

曉彤的故事使我想起《賞識你的孩子》這本書的作者周弘,周弘初中畢業,原為普通工廠工人,女兒婷婷先天生耳聾。本該上聾啞學校的婷婷,不但就讀普通小學,還連跳二級;八歲時背誦出圓週率小數點後一千位數字,人稱『神童』;十六歲考入遼寧師範大學,成為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2000年7月畢業,2001 年9月進美國蓋勞德特大學攻讀心理諮商碩士學位;2003年3月獲選「2001年中國時大時代女性」。

周弘的教育是啟發孩子,覺得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賞識,意思就是渴望被關注、被重視、被看得起,真誠地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巨大的潛能。記得他的女兒七歲剛接觸到應用題時,有一次,十道題只做對了一道。換了其他的家長,錯了一道題還情有可原,錯了九道題那就不可饒恕。周弘却滿懷深情地對她說:「簡直不可思議,這麼小的年齡做這麼難的題目,第一次居然就做對了一道。」婷婷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她還想進一歩證明自己。「爸爸,你小時候會不會做?」「我肯定不敢做,像你這個年齡,這麼難的應用題,爸爸連碰都不敢碰。」婷婷頓時信心倍增,僅用三年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數學課程。

簡單地說,就是相信孩子「行」,強調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我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覺中長大,並走向成功。

曉彤與婷婷都是勇於挑戰難度的孩子。她們的成就是因為有一個無怨無私的父母。他們不單沒有埋怨子女的短處,總是不遲勞苦的教導和讚賞孩子的優點。周弘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也就是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老師和教育當局!但回想一下香港:許多孩子的自信心,可能在很早的時候已在責駡、比較、批評中消磨殆盡,因自覺是失敗者而早早放棄了。

2007年8月9日

零分的迷思

每年約有2萬會考「零分生」,其中日校考生佔五千多人。「零分生」年年大批出現,是否說明我們現行教育體制存在著問題呢?

由於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志向、興趣及潛質各有差異,所以教育制度應從不同的層面、角度去發掘及培養孩子的潛能與性格方向。可惜現在的教育制度,正正在打擊著學生們的信心,產生大批的失敗者。我想,一個充滿著失敗者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穩定的社會。一個穩定健康的社會,應是由擁有不同才能的人所組成吧!

政府現在的教育策略是希望09年高中改制之後,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課程全面展開後,學生可修讀最多兩個職業導向課程。理論上,日後「零分生」將會大幅減少,因為不適應傳統學科的學生,可以在應用學習課程中得分。因此從教育體制上改變「一刀切」模式,實行多元化教育,文法中學與職訓中學並舉,是正確的方向。

可惜家長迷信文法中學的信念始終根深蒂固,家長仍可能不讓孩子選修應用學習課程,勉強自己的子女修讀傳統科目。政府欲利用應用學習課程減少「零分生」的如意算盤,仍未必可以打響。

其實,移風逆俗,改變社會風氣和家長的盲目迷信,才是我們要面對的浩大教育工程。

2007年8月8日

再見皇后

皇后碼頭清場前一天(七月三十一日),我和幾位學生於灣仔聽完講座後,便順道乘電車往中環看看實况。對於皇后碼頭的歷史,我不太了解;我的學生更從未踏足皇后碼頭。正因為不了解,我更不希望媒體主導我對事件的譯讀。我總覺得從翌日報章所看到的報導,很大機會是傾斜於「警民衝突」,要進一步了解政府「非拆不可」和本土行動「保衛皇后」的理據,媒體的報導是不足夠的。

果然,翌日(八月一日)電視新聞整天都是播放着警方如向用鐵鉗和消防雲梯逐一破解了示威陣。明報標題也是「鐵鉗雲梯破陣,警10小時過三關」。

台北前文化局局長、名作家龍應台
教授2004年在香港大學演講,談及中區警署應否拆卸,西九龍文娛中心應如何興建的問題時,指出香港需要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對城市定位及將來如何面對歷史的問題。也就是說,天星鐘樓和皇后碼頭是否可以保存,不是道路和排污渠是否可以改道遷就的問題,而是要問這些地方對於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從那裏來,是否重要?

教授在她的文章《香港,你往哪裏去﹖》中指出,香港的價值觀被「中環價值」所壟斷。她認為「中環價值」把經濟效益視為「所有決策的核心考量」,「開發」成為一種固執的信仰,從不懷疑。於是「舊的,老的、矮的建築,狹窄的擁擠的老街老巷,要讓位給玻璃和鋼筋的摩天大樓,變成昂貴的公寓大樓或者寒光懾人的酒店商廈。」龍教授果然一語中的。

天星鐘樓、喜帖街、中環/灣仔舊街市、域多利監獄、藍屋、赤柱古警署、西港城商場、中區警署、美利樓、卜公碼頭等等……,有的已經倒下,有的只剩軀殼,變成餐廳、超市;是因為「中環價值」成為唯一的價值壟斷的例證嗎?新高中通識科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有「能力」從所掌握的知識,加以批判,建構自己的見解。「集體回憶」不是最重要,最怕是我們「集體唔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