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4日

From Nationalism to Hybridization

香港自九七回歸中國已有十一年,香港以往在英國管治時代,都有意無意之間地去中國化。從教育、文化、經濟,工作等方面,港英政府都進行了不少動作,使港人自覺自己與中國內地的中國人有所不同。

教育上,學制是英式的,着重英語教學。課堂上,縱有中國歷史科,卻鮮有提及1911年辛亥革命,以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後的歷史。文化上,許多建築生活都是英式的。很多專業領域,華人如果想出人頭地,良好的英語水平更是必需的。英語除了是官方語言外,也是商界、專業界別的語言。

雖然港英政府這些近一百多年的各種措施,有其殖民地主義的用意,但港人卻因此而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生活。地理上香港和中國是不可分割的,香港人與中國內地的人民絕大部份都是同宗同源,血濃於水。但制度上卻十分包容世界各地的人民,因為香港的文化十分國際性,也是進出容易的自由港。香港人由於多年來都經常接觸歐美文化,國際視野其實比起中國內地很多城市的市民要闊寛許多。

英殖民統治固然有很多的不公平,但香港人也受惠於其良好的制度。其實香港回歸中國後,殖民地的不公平現象已被打破,加上自己的國際化、全球化身份,作為中國的一個對外開放的國際城市,本應是很有前途,有希望的;但我卻有感,回歸十一年來香港政府卻是有意無意之間削弱其獨特性和香港的本土性身份,反之中國國民身份的認同卻加强了。這些轉變,不知是否與政治上的原因有關,但卻使香港的全球化身份削弱了。

舉例而言,十年前的母語教育政策,某程度上使學生的英語能力下降了,本來香港的國際優勢就是香港人的雙語能力,如果沒有了這種優勢,香港與國內的其他城市其實也一樣。

削弱英語的地位,可能是有其政治上的目的,因宗主國已不是英國,為了與祖國更為交心。母語教育與普通話教中文的教育政策便推出以迎合港情。香港的機會在全球化熱潮下,反而未見優勢,實在有點可惜。

為了去殖民化,很多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也漸漸地以「發展」的理由拆去。遠的有美利樓被拆去搬往赤柱,近的有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拆卸,有包浩斯建築特色的灣仔街市,中環街市將不被保留,域多利監獄、警署建築群,中環郵政局,尖沙咀警署,油麻地警署,還有很多很多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將被拆御或搬遷或只作有限度保留。取而代之是大商場或是摩天大廈,理由是「發展」,但「發展」就只是簡單化的等如商場與摩天大廈?反之,一水之隔的澳門卻盡力保留殖民地建築郡,卻也因此而保留了許多澳門人的舊記憶和吸引了更多的全球遊客。究竟保育與發展是不是一定對立?澳門的保育政策,短期可能未能賺取很多利益,但長遠而言,卻使全球遊客更了解澳門的故事,帶來的利益可能更長遠。遊客對我們的歷史故事是最感興趣的,反而不是對我們一座一座的高樓大廈感興趣。

我們回歸祖國,不等於要抺去我們的生活和記憶。我們要背靠祖國,也得面向世界。政治的目的使香港人的生活記憶受影響是十分可惜的。我們不是反對中國國民的身分認同,只是十分懷疑非英即中的簡單二分法,反對抺去香港故事的政策行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