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

Flexible Employment and Insecurity

全球化的理念是最低成本達至最高利益,故此各行各業漸漸都提倡靈活的聘用僱員制度,而這種不固定性的聘用方式導致了許多的不穩定性和不安定性。

在過去的十多二十年,許多職業的僱主為着減輕成本,僱用員工時都傾向選擇合約制,工程界尤甚,例如建築工程批予大判,大判會發工作給二判以至三判,二、三判的判頭本身的公司可能是沒有工人的,只是有工作時以日薪或時薪聘用工人,工程完畢後便會解散工人。既然不是長工,自然亦沒有長工的保障如假期,工會的保護等等,所以工人會感到較沒有保障。

其實,除了建築工人外,工廠老闆亦會因為工程或訂單而聘用大批的兼職或合約員工。愈來愈多的工種也傾向於合約制,大企業如是,教育機構亦如是。例如,馬會負責電話投注的員工,大部份都是兼職的,投注站的櫃員也有一半以上是兼職員工,麥當勞、KFC等連鎖餐廳也聘用大量兼職員工。由於只是兼職的關係,他們的凝聚力較小,也沒有興趣參與工會的活動。他們可能只是每天或每星期上班數小時,自然沒有時間和興趣與僱主談判或爭取員工權益與福利,可能他們就算被不公平對待也不自覺,僱主要根據合約不予續約也十分容易。

政府給予教育機構及福利機構的支助,很多都是以每年一筆過撥款的形式發放。如是者,許多大、中、小學唯有聘用許多合約員工,很多中學的新老師都是以合約制聘用,以方便撥款一旦取消,容易與老師解約。行政上雖然方便,但老師的穩定性却被削弱,老師心理上的不安卻由比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很難建立。不竟這是一種「過客」的心理。

大學的課程更多的是聘用合約導師,他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不方便與學生討論問題。靈活性是足夠,但卻需要反思是否教育的基本精神?新老師、新社工就着這些靈活性的聘用形式,會覺得不安穩,不受重視,前路茫茫也影响對僱主的忠誠。

沒有留言: